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圈外編輯

圈外編輯

圏外編集者


作者: 都築響一  

譯者: 黃鴻硯

出版社:臉譜

ISBN:9789862356814


 這本書不只是談出版、編輯、文字工作、自由工作者

更記錄了一場不向社會、體制妥協,不斷「追求自己的真實」的痛快人生

直探在現代社會「生存」的本質,重擊每一顆冀求新事物的心


都築響一,可說是日本此世代中最具真正獨立精神的自由編輯與文字工作者。

他於七〇年代擔任當時草創的文化雜誌《POPEYE》、《BRUTUS》特約採訪編輯,獨立前往美國等地採訪,

引進介紹許多當時主流媒體未關注的當代藝術,也間接替這兩份雜誌打下後來能引領流行文化至今的基礎。

但面對轉為高薪穩定的正職編輯機會時,他毅然拒絕,移居京都,繼續他的體制外文字工作人生至今,四十年來從未領過月薪,過著背離主流的生活。


在《圈外編輯》這本書中,他完整回顧了他這四十年的獨立職涯:

在《POPEYE》、《BRUTUS》工作時,他們從不開會、不做企劃、各編輯獨立運作,卻創造了一個個具有個性的專題報導;

離開東京後,透過一個個不同的編輯案及採訪,他逐漸建立起有別於主流文化的編輯觀點;

他刻意追求「普通」、「隨處可見」、「低俗」的事物,反而捕捉到了主流媒體漏失的文化觀察;

面對學院體制,他不屑一顧,認為體制外的藝術才有生命力,而最需要藝術的人,反而是社會中的弱勢者;

雖然他不斷出版文字、攝影作品,舉辦了大型個展,甚至獲得了有攝影界芥川賞之稱的「木村伊兵衛賞」,但他卻一直認為自己只是在「紀錄」而非創作;

而被問到認為不斷衰退的出版界會有怎樣的未來,他認為「走上末路的不是出版這個媒體,而是出版業界」,

透過自費出版、電子書、網路平台的興盛,內容將主宰一切,紙本書則將成收藏品;

在2012年,年近六十的他更開發了自己的網路平台,創辦付費制數位電郵雜誌,不斷追求新媒體的可能性,

更認為「科技是一無所有者的武器」,最後預估整個世界將進入一個「無潮流時代」,所謂的「流行」將消失……


在科技為大眾消弭技術門檻,讓自媒體得以興盛的這個時代,獨立的文化創作精神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但在批判、背離主流文化之餘,我們該如何真正實現獨立精神?都築響一在這四十年生涯中身體力行所獲得的生命經驗,

以及他面對文化、媒體的觀點,或許正是我們可以參照借鏡的,也將成為這個追求獨立精神時代的一劑強心針。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舞台管理

 舞台管理

The Back Stage Guide To Stage Management: Traditional And New Methods For Running A Show From First Rehearsal To Last Performance

從開排到終演的舞台管理寶典

作者: 湯瑪斯.凱利 (Thomas A. Kelly )

譯者: 楊淑雯

出版社:社團法人台灣技術劇場協會

ISBN:9789868272118


本書堪稱未來舞台經理人最值得隨身攜帶的工作手冊,更被譽為舞台管理領域中最詳盡且當教育意義的書籍!自1991年初次問世以來,便廣受業界人士推崇,更於2009年由作者三度審定更新、與時俱進。從製作前期的規劃到開排日直到最後一場演出,所有專業的必備知識都在本書裡完整而有趣的呈現。

新版中不僅反映了劇場界最新的發展及變革,更專業探討歌劇舞台管理,並完整附錄實際演出時使用的各式表格。文中所收錄的相關範例、文件、圖表等,結合與時流傳的典範以及科技新知的應用,本書探討了所有的新型舞台機械,甚至包含找到雇主的技巧。無論在劇場中擔任何種職務,更無分是專業劇場人、劇場教育者、甚或業餘愛好者,這本工作手冊都會是舞台管理相關知識參考的首選!

我希望不只是舞台經理閱讀這本書,還有包括任何會與舞台經理一起工作的人—–不論是導演、設計、演員或是製作人, 如此一來,所有的專業劇場人士將能了解如何好好運用舞台管理工作的資源和助益。

—–—–湯瑪斯.凱利


湯瑪斯.凱利 (Thomas A. Kelly )

湯瑪斯.凱利是位從事舞台管理工作超過40年的專業舞台經理,他舞台管理的種類包括:歌劇、百老匯、外百老匯及戲劇,擔任紐約市立歌劇院製作舞台經理一職7年之久,製作超過60部新與舊、現代與傳統的歌劇。曾於哥倫比亞大學、羅特杰大學與紐約州立大學普契斯學院等名校教授「舞台管理」課程,並榮獲美國劇場協會(USITT)終身成就獎。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允許悲傷

 允許悲傷:最溫柔的療癒


作者: 馮以量  

出版社:寶瓶文化

ISBN:9789864060634


面對失去的傷痛,我們需要的,

從來不是堅強,而是全心全意的哀傷……


  目送至親好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後,

  我們的療傷之路,才要展開。


  31個關於喪親者的真實故事,

  指引我們告別之後,如何以悲傷療癒自己。


  喪親,是人生最重大的變故,也是每個人遲早會面臨的事。

  然而,我們很少能敞開內心,盡情悲傷。久了,心靈就生了病。

  我們給自己太少時間去哀悼,只求盡快回到原本的生活步調,彷彿一切從未發生;一句「節哀順變」,更是讓喪親者默默吞下眼淚,以堅強的硬殼偽裝自己。


  事實上,我們不僅擁有悲傷的權利,更需要學習如何悲傷。


  曾陪伴1000多位臨終病人面對死亡的馮以量,在十幾歲時,就經歷了父母先後罹癌過世的椎心之痛。他知道,被留下來的人,將面臨許多課題,那是不知如何抒發的哀傷、未曾妥善梳理的情緒,無人可傾訴的思念……他以31個真實故事引領我們,讓凝固的哀傷融化、流動;也讓我們看見,每個人的悲傷是如何獨一無二,無法量化,更無法比較。藉由這本書,我們將學習人生最重要的一課:允許悲傷,留下愛。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亮軒開講散文篇

 亮軒開講散文篇


作者: 亮軒  

出版社:貓頭鷹

ISBN:9789862621141


  開了部落格,不知寫什麼好?好友阿九寫了一年出了三本暢銷書!老闆要我交報告、女友要我寫情書(瘋了嗎)?投稿可以賺外快?散文創作其實和你我的關係比想像密切!在校、考試寫作文是散文,開個部落格也是寫散文,e-mail、臉書,無不用上散文。為何有人寫得好,有人不知所云?文章好壞不能自己說了算!


  曾獲頒「中山文藝散文獎」及「吳魯芹散文推薦獎」的作家亮軒。2012年甫推出叫好又叫座的《青田街七巷六號》,並在瑞安街小公園旁的自宅開設「亮軒書場」,希望體現古聖先賢如孔子、蘇格拉底、柏拉圖的教育方式,沒有考試、沒有作業、沒有處罰,只有盡興的學習。開設以來,場場爆滿。本書結合作者書寫的本事與教學的技巧,儼然雲端書場,希望提供讀者本著快樂的態度,學習得很狂喜!

2022年12月3日 星期六

生命的河流

 生命的河流:七堂關於人生的成長課


作者: 陶曉清

出版社:時報出版

ISBN:9789571371832


這是一部淬鍊之書,道盡了心的掙扎與覺醒,

以及一路上探索自我的努力;

從知名廣播音樂人到成為心靈諮商師,

面對人生這部大書,陶曉清說:

「我無法決定未來,但我可以決定用什麼態度面對每一天 。」


  她是知名的廣播人,也是2017年第52屆廣播金鐘獎「特別貢獻獎」得主;四十年前,她是推動民歌運動最有力的推手,有台灣「民歌之母」封號;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她是「音樂人馬世芳的媽媽」。


  在外人眼裡事業順利、家庭婚姻美滿,看似一路順遂成功、人生勝利組的她,為何忽然在中年之後生涯大轉彎,於1992年遠赴加拿大進修自我探索的課程,就此踏上這條充滿驚奇甚至驚心的旅程?


  1996年因緣際會認識生命中最重要的導師陳怡安,接觸《人生七大危機》;2010年,64歲的她,取得正式的諮商畢業證書;2013年,她歷經罹癌、抗癌,直面疾病挑戰、內心的波折。


  一路走來,陳怡安《人生七大危機》中的智慧,伴陶曉清行過死亡的幽谷,度過人生的起伏。她將這些體會,彙集成七堂關於人生的成長課,從出生、上學、青少年、婚姻、工作、中年、老年到死亡,教你如何從更高的角度俯瞰順境與逆境,處理各階段所面臨的困惑、膽怯與痛苦,讓你學會擺脫恐懼、放自己一馬,懂得感恩與享受生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