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作者: 范琪斐  

出版社:黑體文化

ISBN:9786269613694


《說故事的人》入圍2021年《卓越新聞獎》Podcast新聞節目獎,

創造70 萬次收聽,2022年第一季編輯成書,圖文並茂,

收錄30張插畫與近50張照片,13組人物故事躍然紙上。


  接受愛的人,同時也可能是受傷害的人。

  這些說故事的人,往往回不了真正的家,總是在療傷的路上。

 

  第一個故事,疫情下的人,有的人關在家,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家給人的親密感,被重新定義;有的人住加護病房,家人不願意隔離入院照顧長者,只剩下外籍幫傭願意。

 

  第二個故事,全球化流動之下,外籍幫傭不僅照顧老人,也照顧小孩,然而時間一到便要離開,多年來小孩已把她認作第二個媽媽,這份分離焦慮影響了此後成長的人生。

 

  第三個故事,台灣早年家庭之中小孩成員眾多,很多社經地位不佳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出去當養子養女,孩子來回在寄養家庭與原生家庭之間,兩邊的爸媽可能把他忘掉了,但他從未忘記。

 

  第四個故事,遇到不負責任的父輩,甚至讓自己成為乞丐,孩子對家長的尊敬與失落,如何幻化成為他自己成長的動力,他又如何看待這樣的家庭?

 

  第五個故事,一個家裡,可能不只一個人受傷,因為家內性的侵害,可能受害者不只一個人,當傷害以愛為名,要如何走出來這樣的重重陰霾?

 

  第六到第八個故事,從家的暴力,放大到國家的暴力,白色恐怖時期,不僅冤案頻傳,無法給予歷史正義,而受害者的心理創傷,還可能變相影響自己的下一代,這樣的歷史創傷與代間創傷,療傷之路該如何走下去?

 

  第九個故事,國家暴力從台灣的故事轉往西藏,中共軍事統治鎮壓,許多藏人因為抗暴而流亡異鄉,面對跟原鄉親人的分離與重逢,台灣雖是他鄉,已是故鄉。

 

  第十個故事,同樣是流離與逃亡,港人的際遇也不單純,書店老闆不願出賣名單給中共,在三根菸內的時間決定要挺身而出,將不義公諸於世,然後離港來台。

 

  第十一和十二個故事,是關於捐贈精子與連結海內外血緣家族的奇特故事,一個身在紐約,卻子嗣成百滿天下的現象,重新定義了人們對於家庭與世界一家的想像。

 

  最後一個故事,回到台北社子島的里長,他是卡在中間的人,卡在都市開發派與反拆遷派之間,這個故事專訪獲得卓越新聞獎提名,可以說是在地關懷與資本開發的辯證下,呼應著全書對於自身家園的愛與傷的重新理解。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少年讀世說新語3

 少年讀世說新語3:思潮下的智慧


作者: 張小椿  

繪者: 25度

出版社:未來出版

ISBN:9789865253776


人物故事――生動活潑的對話趣聞

原典精選――精妙絕倫的經典釋譯

古文新學――詳實歸納的文言遣辭

詞語運用――活學活用的成語典故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章魚法官的家庭法學課

 章魚法官的家庭法學課——法官媽媽+律師爸爸+搞笑兒女的「法律家庭生活幽默劇」


作者: 張瑜鳯  

出版社:麥田  

ISBN:9786263104501


離婚的時候,狗狗該歸屬誰?
檢舉交通違規有獎金嗎?
可以提起訴訟趕走惡鄰居嗎?
「律見」、「陪偵」是什麼?
法官真的不敢吃鳳梨、芒果?也要24小時值班?

章魚法官,把難懂的法律知識變有趣了。

全書共六輯——

*「法律數學課」談數字、時效等觀念
*「法律生物課」探討繼承、認領、遺產等問題
*「法律文學課」討論霸凌、誹謗、命名權等議題
*「法律理化課」談距離、亮度、噪音等問題
*「法律倫理課」分享有關居住正義、性別平等觀念
*「法內情與法外情」趣談大家陌生的法院內幕

每輯末附有「法學小講堂」,總括該輯的法律問題,引導讀者作思辨。

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府城的奇幻旅程

 府城的奇幻旅程:走揣小封神的傳奇


作者: 許丙丁  

出版社: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ISBN:9789865430191


春風惜情

年年探訪

嘛年年探問

這个城市

收藏偌濟玄妙的傳說?